首页 | 节日礼仪 | 职场礼仪 | 个人礼仪 | 婚姻礼仪 | 饭食礼仪 | 鲜花礼仪 | 商务礼仪 | 涉外礼仪 | 面试礼仪 | 通讯礼仪 | 礼品商城 |
![]() |
![]() | |||||
![]() |
|
![]() | |||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
![]() |
![]() |
乐器知识 |
板胡
板胡又名梆胡、秦胡、胡呼、大弦、瓢等。它是伴随戏曲梆子腔的出现,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乐器。大约在明末清初,随着梆子腔的兴起而流行。后为多种地方戏曲和曲艺所吸收,如河北梆子、评剧、吕剧、豫剧、晋剧、秦腔、蒲剧、兰州鼓子、道情及南方婺剧、绍兴大板等。也用于南北吹打乐、鼓吹乐的合奏。至少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。 板胡是锐利明亮的高音拉弦乐器,色彩鲜明突出,在表现高亢激昂、热烈欢腾、泼辣奔放的情绪方面最富有特点。在演奏技巧上,除一般拉弦乐器常见技法外,还有滑音、双音、弹弦、按弦等技法。经不断改革,现已有一种中音板胡,音色较高音板胡宽厚、柔和,能奏较高的把位。板胡已经由伴奏乐器发展成为合奏、独奏乐器。 板胡形制:由琴杆、瓢、瓢面(面板)、弦轴、琴弦、千金、码子、弓杆、马尾、琴座、弦座等部分组成。板胡的音箱用椰壳或木制,面板用薄桐木板。琴杆用较硬的乌木或红木,二很弦,马尾竹弓。音色明亮、高亢,适于表现热烈奔放的曲调。 按板胡的发音高低及使用范围,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: 1.高音板胡(俗称梆子胡、大弦或瓢),多用于河北梆子、评剧、豫剧、山东梆子、吕剧及歌舞、演唱、独奏及合奏等。这种板胡用途最广。 2.中音板胡(俗称胡呼、秦胡),多用于秦腔、蒲剧、陇剧、陕北道情、兰州鼓子等的伴奏,以及器乐合奏和独奏。共鸣箱较高音板胡为大,呈半圆形,背面雕有金钱花孔,琴杆也校长。定弦比高音板胡低五度。音色浑厚柔和。 3.次中音板胡(俗称椰子胡),多用于仅晋剧和上党梆子。音箱比中音板胡稍大,也雕金钱花孔。定弦比中音板胡低小三度或纯四度。音色浑厚,音量宏大,宜于演奏缓慢、低沉的曲调。 建国后板胡独奏艺术得到很大的发展,具有代表性的曲目和演奏者有刘明源演奏的《大姑娘美》、《大起板》、《山东小曲》、《秦腔牌子曲》,张长城演奏的《红军哥哥回来了》、《秧歌》、《秀英》以及谷达儒演奏的《灯节》;阎绍一演奏的《花梆子》等。 |
|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