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02房是鲍尔默的办公室,门牌上只简单地写着他的名字 鲍尔默的办公室小得令人吃惊,不过窗外的风景似乎还不错 早上9:54分,鲍尔默与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战略官Yusuf Mehdi开起了玩笑
中午12:06,鲍尔默一边与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Lisa Brummel开会,一边玩着室内高尔夫
中午12:21,鲍尔默一边吃午餐一边查阅邮件 下午2:30,鲍尔默与微软CFO Christopher Liddell(右)与微软商业解决方案部门CFO Craig Bruya(中)开会
微软鲍尔默:性格让他在顶峰上屹立不倒
“We don't give up! Don't give up! Don't give up!”(我们决不放弃!决不放弃!) 在采访快进行到尾声的时候,微软公司的CEO史蒂夫·鲍尔默用手拍着沙发的扶手,亮出了他招牌式的大嗓门。在几乎所有关于鲍尔默或者微软的传记上都可以读到,在激动的时候,他习惯把重点强调三遍。 让他如此激动的问题非常简单,我只是装作毫不经意地问了一句——微软目前丰厚的利润,是否让微软失去了破釜沉舟的勇气,以至于一些新的业务迟迟不能迅速达到Windows和Office那样的地位,例如他们的互联网业务、手机、电视、平板电脑等等? 实际上,对于我所有对于微软的疑问,鲍尔默的回答几乎都是:“No!” 作为全球关注的公司的CEO,媒体上形容鲍尔默的词汇很多——“经验丰富的”、“极具竞争力的”、“勤奋的”、“无情的”、“恶霸”、“高声先生”或者“对蠢人不耐心的”等等。但是我看到的,却是一个永远对微软的未来充满信心的鲍尔默。 1980年6月,还在斯坦福大学读MBA的鲍尔默接受没毕业的哈佛校友比尔·盖茨的邀请,加入了当时人不满30,年收入刚过1000万美元的微软。看看他的简历,发现似乎他来到微软,就是为了迎接挑战: ·1984年,主管Windows开发,当时这项工作已经落后进度很多,并且步履维艰; ·1987年,对抗强大的IBM推出的OS/2操作系统; ·1994年,推广Windows NT,进军企业级市场; ·2000年,在微软面临反垄断诉讼的时候,比尔·盖茨辞去了微软公司CEO一职,鲍尔默临危受命,对于这次权力的移交,《时代》杂志的一幅漫画描述得非常到位——在漫画中,盖茨交给鲍尔默的不是指挥棒而是一根点燃了的导火索。据国外媒体报道,上任CEO仅一年,鲍尔默的体重减掉了52磅。 回顾起那些日子,鲍尔默说:“最困难的时候就是我们第一次用Windows和IBM的OS/2竞争,虽然我们当时干得不错,但的确也紧张得够呛。还有一次就是互联网泡沫的时期,因为那时很多人相信这个世界上存在魔法,这种泡沫造成的短视对我们关注长期的管理方式冲击很大。” 现在,鲍尔默又面临新的挑战了。 11月21日,Google的股价以509.65美元的新高收盘;而微软的股票只收盘于29.92美元,而且从2002年年初微软股价跌破30美元以后,微软的股票已经在20~30美元的区间上徘徊了4年多。 而与此对应的是,微软的业绩依然骄人。过去3年盈利的年增长率达到33%,2006年净收益达到123亿美元,净收益率达到31%! 2007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和营业收入又同比增长11%!面对这样的业绩,我们还能要求一家公司做到什么呢? 但是对华尔街来说,微软的商业模式已经没有悬念,在他们眼里,微软已经被视为一家稳步发展的传统公司。而像Google这样的新锐,却让投资者对它的未来充满想象。 在过去的20年里,软件行业已经经历了3次革命和创新——PC、图形界面和互联网。微软赢得了前两个巨大的蛋糕,现在,很多人都在冷眼旁观微软这个巨人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挑战。 “我们必须聚焦在5件事情上,这样才能保证微软的长期成功。第一件事情就是创新,创新必须融入我们的血液中。第二个就是人,尤其是软件工程师,这是创新中最重要的因素。第三是耐心,在我们这个行业里,学会做长久打算非常重要,我们不可能总是在一开始就把事情做对,很多事情都需要耐心和持续不断地投入资金、精力和创造力。第四,不要害怕变革,相反,你必须学会拥抱变革、领导变革。最后一点,我把它称为‘多核心’,我们在很多领域——桌面、服务器和互联网,都拥有自己的竞争力,这些竞争力不仅仅是技术,还包括市场、销售和运营能力,这也是我们和IBM、Google、Oracle都不一样的地方。”鲍尔默在采访中强调了微软转型的5个关键因素,但他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信念和勇气,或许是确保成功的第6个因素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