陀飞轮是制造表工艺中最精巧、最具创意的装置之一,也是最精确的杰作之一。收藏了擒纵装置,中心部分则藏着调节部分。素有“表匠之王”和“皇帝御用表匠”美誉的瑞士人布利盖,在1791年设计了陀飞轮。20世纪80年代,复杂功能手表兼融了陀飞表,使功能再增加一项。自然,只有非常名贵的手表才会装上它。 陀飞轮的原理就是当钟表在垂直位置时补偿地心引力的作用。 换句话说,当一只钟表处于垂直位置时,由于来自地心引力的作用,它的调节控制器,即是其摆轮、游丝和擒纵器,会在每一下摆动时发生难以觉察的快慢变化。 如果把调节控制器装设在一个每分钟转动一周的“笼框”上,即可获得一系列的垂直位置。这样便可以使钟表走动时十分准确,并能够互补误差。 这个原理看来十分简单,但实施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。原因之一便是“笼框”和陀飞轮的重量不能超过0.3克或0.013盎司——相当于一片天鹅羽毛的重量或两片鹦鹉羽毛的重量。另一原因是,它由72个精细组件组成,而其中大部分为手工制作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