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食是国际一大文化,对中西餐饮礼仪缺乏了解,将会有很多出丑的事情出现和发生。而良好的礼仪与出众的外表、得体的举止同样重要。礼仪绝对不能表现得生硬忸怩、惺惺作态,否则会给人造作的感觉,要自然、大方、得体。所谓“熟能生巧”、“持之以恒”,愈早开始训练餐桌礼仪,就愈容易习惯成自然。
正确的餐桌礼仪是优雅而且吸引人的,最重要的,它是一种自然流露的魅力,能使你在餐桌上一举手、一投足都展现风采。
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进餐礼仪涉及的方面和具体内容:
第一节餐前的礼仪
一、进餐安排
进餐的时间地点安排应先争取第一主宾的意见,商定后尽早通知其他客人。切记不要当天请客时再去通知客人,这样会使参加的人感觉不舒服,是一种不敬之举。较正式的宴请要提前一周左右发请柬,已经口头约好的活动,仍应外送请柬。
迎宾时,主人应站在大厅门口迎接客人。客人来到后,主人应主动上前握手问好。接着就要引导入席,主人请客人走在自己右侧上手位置,还要注意安排服务人员帮助来宾脱下外套,接过帽子。
二、赴宴准备 接到邀请后,无论能否赴约,都应尽快答复,不能赴宴的,要婉言谢绝。接受邀请的不要随意变动。赴宴前,应注意仪表整洁,穿戴大方,最好稍作打扮。忌穿工作服,满脸倦容或一身灰尘。
赴宴要遵守约定的时间,不能迟到。最好事先探询一下,可依据请柬注明的时间,稍微提前一点。如果你与主人关系密切,则不妨早点到达,以帮助主人招待宾客,或做些准备工作。
当你抵达时,首先跟主人握手、问候致意。对其他客人,无论相识与否,都要笑脸相迎,点头致意,或握手寒暄,互相问好;对长辈老人,要主动让座请安;对小孩则应多加关照。万一迟到,在你坐下之前,应先向所有客人微笑打招呼,同时说声抱歉。
当被介绍给女士宾客时,不要抢先与女士握手,要待女士有握手的表示时,方才可出单手相握,同时与女士握手的时间不能长。
不要主动递名片给其他客人,应在设宴主人介绍各方认识时恭敬的双手呈递名片,并言:请多关照,有幸结识等社会交往常用词令。
三、坐席安排 1.我国习惯:民间吃饭,一敬客人,二敬老人,上座一般让给客人或老人,传统做法是“以左为上”,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。总的来讲,座次是“尚左尊东”、“面朝大门为尊”。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,末席为最低者。
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。若是圆桌,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,左手边依次为2、4、6……右手边依次为3、5、7……直至汇合。若为八仙桌,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,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。如果不正对大门,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。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、4、6、8,右手边为3、5、7.如果为大宴,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,左边依次2、4、6席,右边为3、5、7席,根据主客身份、地位,亲疏分坐。
2.外国习惯:a.英国式的座位顺序:左右两端为男女主人。如果主宾夫妇同去赴宴,则男士坐在女主人右边,女士坐在男主人右边,左边则是次宾的位置。如果是陪客,应尽量往中间坐,原则上是男女交叉坐。
b.法国式的坐位顺序:主人位置在中间,男女主人对坐,女主人右边是男主宾,左边是男次宾,男主人右边是女主宾,左边是女次宾。陪客应尽量坐在旁边。
在国际惯例中,就餐时排列桌次,通常讲究采用圆桌,并且各桌的就餐者宜为双数。在正式的宴会厅内安排桌次时,应遵循以下五大原则,即“面门为上”,“居中为上”,“以右为上”,“以远为上”,“临台为上”。其实,为了避免届时因外宾坐错了座位而产生不快,隆重的大型宴会可以在各餐台座位前预先摆放座位卡,所发请柬上则标明与宴者的台号,或由司仪导入,或持柬按图索骥、对号入座,这样就不容易出差错了。
3.入座有讲究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。当椅子被拉开后,身体在几乎要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,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,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,就可以坐下来了。用餐时,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,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。两脚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。
4.进餐时手提包的摆放在欧美,女士入座后,通常会直接把手提包放在脚边的地板上。除了夹在腋下的小皮包外,其他手提包不能放在餐桌上。那么,手提包应该放在那里呢?可能有很多人不习惯把手提包放在地板上,这时,你可以把手提包放在背后和椅子之间或大腿上(餐巾下)。若是邻座没有人,也可以放置在椅子上,或挂在皮包架上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