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稍候,正在载入中...
传统称谓敬语 应用对象 | 常 用 敬 语 | 祖父母、父母 | 膝下、膝前 | 长辈 | 尊前、尊右、尊鉴、慈鉴、赐鉴 | 老师 | 函下、帐下、左右、吾师 | 兄弟、姐妹 | 手足 | 平辈 | 阁下、足下、台右、台鉴、惠鉴、大鉴、执事、同志 | 平辈年幼者 | 青览、青盼、如握、如晤、如见、如面 | 同学 | 研右、砚席、文几 | 小辈 | 知悉、见悉、阅悉、亲阅、亲览、收回、收览 | 长辈女性 | 懿鉴、懿座 | 平辈女性 | 妆阁、妆次、绣次 | 文人 | 史席、著席、撰席 | 新进 | 英鉴、伟鉴、台席 |
(三)启事敬辞 启事敬辞,即表示开始叙说事理的敬辞。常见的启事敬辞“敬禀者”,意思是说:“我恭敬地禀告的事情如下。” 传统启事用语 应用对象 | 常 用 语 | 祖父母、父母及上级 | 叩禀者 叩肃者 谨禀者 谨肃者 敬禀者 敬肃者 | 尊长 | 谨启者 敬启者 兹肃者 | 通常使用 | 启者 兹启者 迳启者 | 请求时使用 | 敬恳者 敬托者 兹恳者 | 丧家讣告时使用 | 哀启者 |
(四)开头应酬语 开头应酬语是在述说正事之前,写几句问候、寒暄之类的话,以导引正事。开头应酬语属客套话,现在大多用“您好”,然后连接正文。 现代简捷明快,但却过于单调,传统虽然繁杂,但自有一番人伦亲情,详见下表,相信达者在二者之间可以找到一种文化的延续。 传统寒暄用语 分 类 | 常 用 语 | 人事叙别 | 用于父母 | 自违慈训,倏忽经旬。 叩别尊颜,已逾数月 | 用于尊长 | 揖别尊颜,瞬经匝月。 不瞻光霁,数月于兹。 疏逖德辉,忽经一捻。 睽违道范,荏苒数年。 | 用于师长 | 不坐春风,倏经旬日。 奉违提训,屈指月余。 不亲讲席,瞬已经年。 疏奉教言,寒喧几易。 | 用于平辈 | 不奉清谈,忽将一月。 揖别丰标,瞻圆几度。 不亲乏宇,裘葛已更。 睽违丰采,数易春秋。 | 用于女性 | 不亲懿表,瞬已浃旬。 奉违闺范,倏尔逾时。 自隔壶仪,年华如驶。 忆别芳颜,星霜几换。 | 用于文官 | 不瞻福曜,又复经旬。 睽违钧宇,萱荚屡新。 拜逖钧颜,倏将一载。 | 用于军官 | 自违幕府,蟾月几圆。 不瞻旌节,忽已经年。 | 自共事而别 | 某地共事,长荷云情,别来星序频移,未由一晤。 | 自同学而别 | 忆自某校研摩,获亲麈海,别后山川间隔,时序频迁。 | 自送行而别 | 忆昔行旌远指,趋送长途,别来物换星移,几经屈指。 | 自迎接而别 | 忆某停车某市,荷蒙握手言欢,别后岁秩迁流,不觉星霜几易。 | 承送行而别 | 忆某驱车某处,荷承把袂流连,别后天各一方,彼经停云两地。 | 承赐物而别 | 忆某地握手,畅叙情怀,别时依依不舍,荷以厚仪相贶,至令篆腑,感何可言。 | 承赐饯而别 | 昔日把晤,盛意频叨,临赋骊歌,复承赐宴,离人未散,早已心镌。 | 节令叙别 | 自春别及夏 | 东风握别,倏届朱明。 忆风雨别离,正绿野人耕 之候,乃光阴迅转,目下已是碧荷藕熟之时。 | 自春别至秋 | 知已阔别,春复徂秋。 赋别离于昔日,杨柳依依, 数景物于今晨,蒹葭采采。 | 自春别至冬 | 春初话别,倏忽岁寒。 鸟弄春园,折杨柳而握别, 驿驰冬岭,抚梅萼以增怀。 | 自夏别至秋 | 麦天一别,容易秋风。 昔听蝉鸣青槐,方摅别意, 今睹鸿飞紫塞,顿起离思。 | 自夏别至冬 | 不通闻问,经夏涉冬。 炎日当空,方赋离情于凉 馆,寒风吹沼,忽牵别恨于灞桥。 | 自秋别至冬 | 自经判袂,秋去冬来。 玉露初凝,迩日别离不舍, 雪梅将绽,今宵感概偏多。 | 地点叙别 | 自京中分别 | 忆京华把袂,饫聆麈谈,明月清风,至今在目。 | 自省会分别 | 忆于某省会聚首,快我私衷,自赋河梁,又经久别。 | 自县城分别 | 相聚邑中,时亲教益,自经握别,离索殊增。 | 自乡中分别 | 奔走四方,久离乡井,从此远隔,顿觉阔疏。 | 自他乡分别 | 忆自某乡把晤,同馨情怀,分别以来,徒深饥渴。 | 自旅馆中 分 别 | 昔日旅邸聚谈,叠荷殷殷关注,嗣认睽违两地,顿觉 岁序推移。 | 自火车上 分 别 | 忆昔日邂逅相遇于车上,接领教言,别后却山河远隔, 不觉数年。 | 自船上分别 | 自同舟某地,借挹兰芳,别后相违,寒暄数易。 | 自近处分别 | 不亲淑度,倏忽迩时,咫尺相违,如遥百里。 | 自远处分别 | 关河修阻,跋涉维艰,忆隔光仪,递更节序。 |
|